生命季刊杂志
第八卷 第三期 09/2004
总第三十一期
十字架与因信称义(上)──我是谁?
作者:康来昌


十字架与因信称义(上)

──我是谁?

■ 康来昌

路加福音10章25节记载: “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,说: ‘夫子,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?’”律法师就是律师,就是法律专家。今天法学院和神学院不一样,但当时二者相同。法学生念的法律就是上帝的法律──摩 西五经。很遗憾,最熟悉神法律的人,可能是抵挡上帝最厉害的人;很遗憾,教会中拦阻福音最多的,可能是我们这些做牧师的。请多为牧者祷告,我们不希望第一 个该事奉神的人,成为第一个被神审判的人。

这个律法师起来"试探耶稣"。什么是“试探耶稣”?就是要为难耶稣,并不想得答案,并不想知道什么。他问问题,如同议员问官员,如同记者问当事人,有时只 是要为难那个被问的人。有时候人到教会也是这个态度,这样仍然可能得救,因为神不怕被问,真理欢迎被考察,只是比起虚心渴慕的人可能会慢很多,何必耽误 呢?

“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?”是一个错误的问题,因为人做什么都得不到永生,只有信神为人做的,才能得到。但每个不认识神的人,都会这样问。因为他们不知道 人这么烂,做不了任何配得永生的事,更不知道神这么好,把永生白白赐给信他的人。永生是好东西,一般人觉得要得到好东西,有两条路可以走。

第一条路是命好、运气好。基督徒不相信这个,上进的人也不信这个,他们走第二条路: 要得到好东西就要付代价,要得到好东西就要努力。永生是最好的,要得到最好的东西,就要付上最大的代价,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,这是异教徒的思想, 不是基督徒的思想,可是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。

所有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,而且也是最危险的一个错误,就是忘记上帝的恩典,忘记因信称义的道理,忘记我们若从上帝那里得任何的好处,不是我们做了什么,而是神做了什么。

“我还不能受洗,因为还在打麻将,等麻将戒了,就受洗”;“我还看色情刊物,没有资格受洗”等等。这些想法不管多道德,都不合圣经。因为你的行为,永远都 不够好,永远都没有资格受洗;受洗只有一个资格,就是信。教会是要考核人能不能受洗,但不能变成律法主义。我们不能说: “小朋友要乖;不乖,耶稣就不爱你。”如果耶稣只爱乖小孩,那没有一个能被爱,因为都不够乖。

忘记因信称义、忘记上帝的恩典,比吃喝嫖赌、婚外情、牧师贪财好色还要危险。因为贪财好色是不好,至少人知道那是错的。

叫人守律法做好事有什么错?当我们要求弟兄姐妹多读经、祷告、服事、有好行为,并说: “你多爱主,上帝就更多的爱你。你多奉献,上帝就更多祝福你。”这有什么不好?这是错的,因为是传另一个福音,是叫人下地狱的。

“你要奉献,若不奉献,神就会把你的东西拿走!”很多这一类的见证对不对?你不奉献,小孩生病花的钱更多,你不聚会,结果耽误你更多的时间。圣经里的确有 很多这类的例子和教训。可是背后有一个我们常常会忽略的真理: 不是你做了什么好事换到了上帝的恩典,不是,是上帝的恩典使你能做好事。

我们强调要守律法做好事,但是那不是得恩典的条件,而是白白蒙恩的结果,你把次序弄对就好了。以色列人在埃及痛苦得不得了: “主啊,求你拯救我们!”难道是上帝看到他们这么痛苦,就给他们十诫,要他们遵守,看他们遵守得好、配被拯救,才来拯救他们吗?不是的,以色列人还没有遵 守任何一条律法,律法在那时还没有颁布,上帝就先白白地、无条件地拯救他们、爱他们了(参申命记7:7-8)。对以色列人是这样,对任何人都是这样。

我们从来不是做了什么而得到恩典,我们应当努力,应当有行为,然而是因为恩典使我们能做每件事,所以荣耀要归给上帝,人没有任何可夸口的。如同保罗在哥林 多前书15章10节所说的: “我今日成了何等人,是蒙神的恩才成的;并且他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。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;这原不是我,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。”

从古到今,始终阴魂不散、以各种面目败坏教会的异端,就是这种伯拉纠主义(Pelagianism),你不必看过他的著作,就已经是他的跟随者,因为这是我们堕落的本性使之然。

保罗说: 我们不是靠圣灵引进门后让肉身来成全;我们是靠圣灵入门,靠圣灵得生,我们也是靠圣灵来成就每一件事(参加拉太书3:3;5:25)。我们从开始到末了没有一个时候,没有一件事不是完完全全、百分之百地靠著上帝。

我们是要行善、遵守律法、做完全人、背十字架等,知道这是主在我们里面的工作,不是我们自己用这个来换取上帝的恩典,不是你做了什么得到永生。约翰福音3章16节说: “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。”不是叫一切守律法的、守规矩的,乃是“叫一切信他的”都得永生。

信心的背后会有行为,但绝对是信心与恩典带来行为,不是以行为来换取恩典,这是灵魂深处的革命。这种想要用行为称义的想法,是基督徒一直不太能摆脱的,所以人胜必骄,败必馁,都源于只看到自己,没看到神。

因信称义是纲,纲举目张。这个犹太教的律法师非常熟悉圣经,然而只熟悉圣经的字句,却不知道上帝的恩典,所以他以为要做什么才能换到永生。

什么是永生?普通的想法就是快快乐乐、永永远远地活在天堂里。我曾到惠顿的“葛培理中心”(Billy Graham Center)参观,其中有一个房间,你经过一个通道,表示死亡,经过这个通道后会到一个房间,那个房间很漂亮,有很好听的音乐,表示你进到了天国。有人 说: “牧师,你看我们永远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中,该多么快乐!”快乐?这跟地狱一样啊!不断地在做一两件或亿兆件很舒服、赏心悦目的事,我不相信那是永生。在这 儿听道,听两天、三天很舒服,叫你在这里听一万年,那是地狱啊。唱诗好喜乐,唱一万遍,那也是地狱啊。如果永生只是在黄金街、碧玉城,在那里看黄金的亮度 和纯度的话,这个不用永生,大概一万年都太久,只要一朝一夕,看一两次就够了。

约翰一书5章12节特别告诉我们: “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;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。”永生是有神的生命,物质和精神永远的幸福快乐,不过是里面的一环,因为神的生命不只是永远的幸福快 乐,神的生命包括圣洁、良善、自由、慈爱、真理、荣耀、权能、智慧等。彼得后书1:4说: “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,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。”

永生是因为上帝的恩典、上帝的拣选、上帝的呼召,让我们这些不配的罪人,接受了他给我们的生命,使我们成为上帝的儿女,这叫永生。

永生不是死了以后上天堂而已,永生是今天在世上,因为信靠了耶稣,领受了福音,领受了圣灵所赐的生命,开始活出主的生命来,能在黑暗的地方发光,使愚昧的地方有智慧、丑恶的地方有美丽。

世界非常引诱人,也非常可怕,你要胜过世界。世界包括在工作、家庭、婚姻里碰到的各样艰难。要胜过,必须里面有个东西: “在我们里面的比在世界的更大”(约翰壹书4:4),你才能得胜。如果在我们里面的上帝那么渺小,怎么胜得过世界呢?在你心里那么多的自恋、自大、自私、 自卑、自怜,而上帝的慈爱、怜悯、权柄在我们心中这么小,我们怎么能胜过世界呢?求神帮助我们,他在我们里面能越来越占据一切,因他是我们一切的主。

永生不是永远的吃喝玩乐,永生是有上帝的生命,这听起来抽象,事实上很具体。基督徒如果不是重生得救,而且背十字架跟随主,过一个罗马书第6章、第8章讲 的顺著圣灵的生活,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永生。我们现在很少经历永生的美好,所以对死后要得到同样但是更丰富的永生很陌生,甚至和世人一样怕死。如果我们 相信基督徒死后,是到天堂与主在一起,好得无比,为什么我们这么怕死?因为我们虽然信主,有主的生命,可是我们还是体贴肉体、爱世界。我们是一个被撕裂的 灵魂。一面想爱上帝,一面想爱世界,我们想要两全和兼得。

儒家和共产主义特多这种两全、俱得(both and)的圆融理想,如既要民主又要集中,既要孝母又要爱妻。基督教实际多了。是,可以两全,但得先择一(either or),要爱妻子,得离开父母;要信上帝,得舍弃儿女(如亚伯拉罕献以撒,参路加福音14:26)。要得著生命,就要舍去生命。可以两个都有。其实上帝愿 意将一切的美善都赐给我们,但是如果要得到一切的美善,就得把一切看作粪土,把耶稣当至宝,先求神的国和义,这一切都会加给我们。

金钱、学问、健康、家庭等都很好,但不要把它们当成上帝。“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,他们的愁苦必加增。”(诗篇16:4)只有上帝是绝对必需的,如果你说我非要得到博士、爱情、美丽等物不可时,那博士、爱情、美丽等物,就是你的偶像。

神因为爱你,他会除掉你的偶像,申命记8章3节说: “他苦炼你,任你饥饿......使你知道,人活著不是单靠食物。”食物很好,食物成了偶像就不好。夏娃以及旷野中大起贪欲、想要吃鱼吃肉的以色列人(民 数记11:4)都是把食物当成偶像。中国人所谓的“民以食为天”,也是同样的错误。任何一个不认识上帝的个人和民族,因为倚靠了不堪倚靠的偶像,必然会有 忧患和不安全感,连风吹树叶的声音,都会吓跑他们(参利未记26:3)。耶稣基督来是要拯救、释放那些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。我们怕苦、怕死、怕穷、怕失 业、怕老、怕丑、怕别人比我们优秀,这一切只有一个疗法,就是认识上帝的爱。

宇宙万物的主宰,无条件地把最好的,就是上帝的儿子、上帝的圣灵,白白地赐给我们,我们有了神的儿子、神的生命、神的爱以及一切(罗马书8:32),因此 我们能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要抓,而且还怕别人抓得比我们多。我们白白得到上帝无限的恩典,不但不必抓,反而愿意给,成为一个有福的个人和民族,知道“施比 受更为有福”,这就是神儿子的生命,这就是永生。

犹太教是律法化的旧约,与旧约里的生命之道南辕北辙。犹太教的观点是,一切的好东西,要努力做才能得到。它也讲恩典,却是淡化了的恩典,就是所谓“约的律 法主义”(covenantal nomism)。所以这位律法师会问: “夫子,我当做什么,才可以承受永生?”马可福音第10章有一个少年官问了同样的问题。这是一个不认识上帝恩典的人会问的问题。

耶稣回答他说: 上帝的话是怎么说的呢?我说的不会跟上帝的律法有什么不一致。这人不愧是律法师,他很漂亮地把上帝的律法浓缩成: “要尽心、尽性、尽力、尽意爱主你的神,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。”耶稣说: “那你就这样作吧。”

新派神学家从这句话认为,耶稣跟保罗是相反的;保罗曲解了耶稣的观点,保罗讲了耶稣没有讲的因信称义。乍看之下,好像耶稣是说你要得永生,你就要遵守律 法。就是你要爱上帝、爱邻舍。你这样全心全意地爱上帝和你的邻舍,你就可以得永生。似乎耶稣是要我们爱才能够得永生,是因爱称义,因善称义,丁光训主教也 是这么讲。

然而事实上,耶稣说的与保罗说的并没有冲突,信耶稣得永生,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一个真理。这里的确讲到要爱才能得到永生。如此的话,人绝望了,没有一个人可以得永生,因为我们当中谁能够尽心、尽性、尽力、尽意地爱上帝呢?我们谁能够爱邻舍如同自己呢?

爱上帝容易吗?好像很容易。神看不到摸不到,不用你替他烧饭洗衣,也听不到他吼你、要求你、或惹你大发雷霆。爱神,似乎简单。相反地,爱人,包括父母爱儿女、夫妻彼此相爱,都会累死、气死、烦死。可是如果接触会使你爱不下去,不接触,是不是会使你连开始爱的机会都没有呢?

小婴孩的纯真、冰淇淋的可口、大峡谷的美景、莫扎特的音乐、李白的诗句、男女朋友的恋情之所以令人喜爱,因为这些都是可以看、可以摸、可以听、可以闻得到的,我们感觉得到、也感觉很好。然而我们怎么去爱,并且全心、全意、全力地去爱这位看不见、摸不到的上帝?

耶稣问彼得: “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?”这很难回答。我们多么爱新车、爱儿女和我们喜欢的书,我们有用这样的爱来爱上帝吗?什么叫爱上帝?尼希米记13章26节说,没有 一个王像所罗门这么蒙上帝所爱,可是他不爱上帝。爱上帝很难,我们这些有罪的人没有办法爱上帝,也没有办法爱任何人,是神使我们能爱他的。

约翰壹书4章19节说: “我们爱,因为神先爱我们。”永远记得这个次序,我们要爱,我们要善良,我们要努力,是因为神先把这些白白地给了我们,我们自己原是没有的。爱上帝很难, 可是显然这个律法师觉得不难,所以当耶稣说“你就去做啊”,他没有说“谁是我的上帝”,和许多自以为很敬虔的基督徒一样,他不知道,他根本没有爱上帝。

这律法师觉得爱邻舍就难了。邻舍这个字,天主教翻译成“近人”。原文的意思就是身边的人,这个律法师就说: “谁是我的邻舍?”这个问题非常好。这个问题就是儒家或共产党对基督教的批评: “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”;“爱有亲疏等差,爱分阶级种族”。中国人很熟悉这些。

但有无缘无故的爱,上帝对我们的爱就是无缘无故的(gratuitous love),我们不是因为先有任何的优点而被他爱,他就是无缘无故地、在我们一无是处的时候就爱我们。“为义人死是少有的,为仁人死或有敢做的,唯有耶稣 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,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。”(罗马书5:7-8)

有无缘无故的爱,就是上帝的爱。人间的爱都是有缘有故的,你对我好,我对你好,你可爱,我爱你。唯有上帝对我们的爱是无缘无故的,你没有这个无缘无故的 爱,你就不可能去爱那些不可爱的人。因此我们在教会里爱人,如果不随时联于元首基督,像枝子联于葡萄树一样,我们会寸步难爱。

儒家批评基督教,有点像孟子批评墨子的兼爱是无父无君,是禽兽。儒家认为,爱应由近到远,由亲到疏,人必须先亲其亲,再亲别人的亲;人必须爱自己的子,再爱别人的子。我当然应该先爱我的父母,再爱别人的父母;先爱我的家人,再爱别人,这非常合理。

圣经讲孝,除了旧约的十诫,新约中也提醒人: “当孝敬父母"(马太福音15:4),“先在自己家中学著行孝,报答亲恩”(提摩太前书5:4)。只是基督徒知道,真爱、真善、真孝都必须来自神。神要我 们爱近人、身边的人、邻舍,不论他们和我们的血缘或利害关系如何。基督徒孝亲爱亲,不应只是出于血缘和婚姻,这是世人的理由,而应是出于他们是神摆在我们 身边的邻舍、近人,是最常在一起的邻舍和近人。我们当然是因著他是邻舍而爱他们。许多讲大话的人,不论是基督徒或知识份子,总是“爱”那些抽象的人,如全 世界的孤儿和被压迫的民族等,在会议、文章、口头上说大话,对身边的邻舍,如家人和同事等,却难有善意善行。唯有靠著上帝无私的爱,才能消除这种伪善、自 私的基因。

耶稣接著说了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: 一个陌生的撒马利亚人,帮助了不沾亲不带故,甚至有世仇的犹太人。现在教会对这个比喻的教导是: “我们要做好撒马利亚人,每个不沾亲不带故的人都是我的邻舍,我要爱他。”神学家和牧者频频责备教会和基督徒,没有尽到福音使命、文化使命、社会参与、家 庭祭坛等作盐作光的责任,他们常以这个比喻为根据。谢谢责备,我们真的是亏欠甚多。但诸君有没有想到基督徒有多累?有没有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忙碌、辛苦加压 力?至少在台湾,作盐作光常常只是作秀,只要能在媒体曝光,只要比佛教、慈济功德会早一点到灾难现场就好了,这岂是耶稣的意思呢?

毫无疑问,耶稣是要我们做好撒马利亚人,基督徒是要把每个人都当他是邻舍去爱。可是耶稣在回答“谁是我们邻舍”之前,是不是连问带回答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: “我是谁?”

学者说,文明始于人的自觉,始于人发现自己是谁。动物没有这种自觉,动物不知道“我”。笔者对此说存疑,动物可能不知道“我”,但对于“我的”,如地盘、子女、配偶、猎物等,是非常清楚的。

苏格拉底说“认识自己”比认识万物都重要,但是人认识自己吗?教会认识自己是基督的新妇吗?教会岂不常常作了巴力的淫妇?基督徒认识自己是神的儿女、仆人 和朋友吗?还是我们受了世人的迷惑,以为自己是衡量万物的尺度?我们想作好撒马利亚人之前,想救国救民、为主大发热心之前,在确定谁是我的邻舍、好去爱他 之前,耶稣的整个比喻不正是在说: “人啊!先照照镜子,看看自己的本相吧!你能行一条律法吗?你能爱神吗?你能爱任何人,包括自己、家人和邻舍吗?”

我们的本相是什么?“我们从前是无知、悖逆、受迷惑,服事各样私欲和宴乐,常存恶毒、嫉妒的心,是可恨的,又是彼此相恨。”(提多书3:3),我们“死在 过犯罪恶之中,行事为人,随从今世的风俗,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,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。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,放纵肉体的私欲,随著肉体 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,本为可怒之子,和别人一样。”(以弗所书2:1-3)我们“从前与神隔绝,因著恶行,心里与他为敌。”(歌罗西书1:21)我们原是 一个将亡的亚兰人,飘泊流离,困苦无助(参申命记26:5)。我们是被丢在路旁的弃婴,没人可怜,也没人爱(参以西结书16:3-5)。我们都“曾有死亡 的绳索缠绕我,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,阴间的绳索缠绕我,死亡的网罗临到我”(诗篇18:4-5)的经历。

我是谁?我是那个在世上被打得半死的人,我们躺在路边,没人管,没人要,没人爱。我们在这世上是累得不能再累,无人愿意、无人能够帮助的人,不怪祭司,也不怪利未人。他们自身难保,他们另有重担在身。他们和我们都是那个被打得半死、躺在路上的可怜人。

感谢赞美主,“律法既因肉体软弱,有所不能行的,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,成为罪身的形状,作了赎罪祭”,“使我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”(罗马书 8:3,11)。“及至时候满足,神就差遣他的儿子,为女子所生,且生在律法以下”(加拉太书4:4),使我们出死入生,出黑暗入光明(帖撒罗尼迦前书 5:10;彼得前书2:9)。

而你的邻舍就是帮助你的人。这不是灵意解经,这是圣经上的话,你的邻舍就是怜悯你的人,路加福音10章37节讲得清清楚楚。这个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岂不正 是最好的福音?谁是我的邻舍、我要爱他?就是有一个在我被打得半死,没有人爱,没有人照顾,没有人关怀,我跟他不沾亲不带故,我跟他甚至是仇人的时候,他 就来爱我: 我的邻舍就是耶稣,只有他是怜悯我的。我们都需要被怜悯,当我们被怜悯了、被恩待了、被医治了、被拯救了、被保守了,而且是持续不断的,我们才能像耶稣所 说的: “照样去行吧。”

我们要爱每一个人,不沾亲不带故,不管有多少困难,我们都要爱。在爱之前得先被爱;助人之前,得先说: “我们的帮助是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”;供给之前我们得先说: “主啊,怜悯我这个贫穷的人!”

“主为我们舍命,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;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。”(约翰一书3:16)“你们该效法神,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。也要凭爱心行事,正如基督爱我们,为我们舍了自己,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,献与神。”(以弗所书5:1-2)

福音使命、文化使命、爱仇敌、社会参与、家庭祭坛等作盐作光的事都该作,但是是主使我们能作,是因为主的爱激励了我们,我们是因为不断地被主医治、拯救、怜悯、更新、管教、充满之后,我们才能做。

“人子来,为要寻找、拯救失丧的人。”(路加福音19:10)“康健的人用不著医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著。我来本不是召义人,乃是召罪人。”(马太福音9:12-13)“正如人子来,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,并且要舍命,作多人的赎价。”(马太福音20:28)

主医治我,我才能去医治人;帮助我,我才能去帮助人;光照我,才能光照人;引导我,才能引导人。求主给我力量,我好给别人力量。主啊,我没有,我是灰尘, 请你给我。求主让我们永远有一个领受的态度,总先看到自己是贫穷、赤身、可怜的。可叹我们往往是老底嘉的教会,“自以为富足,却不知道自己是瞎眼、贫穷、 赤身、可怜的。”什么时候你看到上帝所给丰丰富富的恩典,承认自己是贫穷、罪恶、瞎眼、赤身、可怜的,你就有福了。

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,对他的医生能作的最好的事,就是乖乖地躺在病床上,让医生来开刀。病人对他的医生所作的最坏的事,就是去帮医生的忙: “大夫啊,你有没有太冷啊?有没有太热啊?这手术房的灯有没有太亮?有没有太暗?要不要我搬个电扇来给你啊?”相信医生只会生气地说: “你给我躺在那里,让我来开刀就好了!”我们在帮上帝做事之前,要让他先来医治我们。

我们需要上帝的怜悯,上帝要我们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我们不可能做到的,但是因著我们信靠他,相信他已经为我们成就了一切不可能成就的事,我们才能做那不可能的事。

在最后晚餐中,耶稣知道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,“他既爱世间属自己的人,就爱他们到底”(约翰福音13:1)。于是约翰很细腻地描写了耶稣的动作: 他站起来,脱下了衣服,把毛巾绑在自己的腰间,将水倒在盆子里,开始洗门徒的脚。如果我现在开始脱衣服,脱到打赤膊,然后拿起一块毛巾、一个水盆,开始替 我旁边的弟兄洗脚,大家一定都会呆住。

彼得像子路一样,向来什么事都是一马当先,别人都呆住的时候,彼得说: “主啊,你洗我的脚吗?”在原来的文法,这是一个强烈的拒绝: “主啊,你怎么可以洗我的脚?”耶稣说: “你不知道我在做什么,你以后就会知道了。”彼得第二次说: “你永远不可以洗我的脚。”耶稣说: “我不洗你,你就跟我没关系了。”彼得说: “那赶快洗,多洗一点。”彼得很可爱。洗完了以后,耶稣似乎在问门徒说: 你们知不知道我在做什么?

耶稣很清楚地讲了他洗脚的意义是什么。他说: “我是你们的主,我尚且洗你们的脚,你们也当彼此洗脚。”我们当彼此谦卑,像仆人一样,服事我们的弟兄姐妹。这个教训是这样没有错,可是还有更重要的地方 被人忽略了。台湾的慈济、一贯道,及许多的非基督徒都会举这段话来说明耶稣的“伟大”,然后劝他们的子弟要谦卑,学习做卑贱的事。这样的理解不错,但是不 够深入。

神学家Emil Brunner说: “世人可以谦卑到一个地步,弯下腰来替别人洗脚,但是世人除非在圣灵的光照下,不会谦卑地说: ‘主啊,你来洗我的脚。’”我们可以谦卑到去做低贱的事,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谦卑到承认我是那么肮脏、污秽,要神的儿子来洗我。

彼得两次拒绝耶稣洗他的脚,这不是谦卑,这是骄傲。这是不承认自己脏、自己坏,脏到、坏到自己洗不乾净,脏到、坏到要神的儿子替你洗、替你死才能洁净。

我们用《万古磐石》(Rock of Ages)(请参出埃及记33:22;约翰福音19:34)这首诗歌的歌词作为结束:

万古磐石为我开,容我藏身在主怀;
勤守律法心火热,主前称义无功效;
懊恼伤痛空悲切,唯主施恩能拯救。
两手空空到主前,无真无美无良善;
赤身求主赐义袍,无助但盼十架恩;
污秽奔至活泉旁,主啊洗我免灭亡。

(Rock of Ages, cleft for me, Let me hide myself in Thee;
Not the labours of my hands can fulfill Thy laws demands;
All for sin could not atone, Thou must save, and Thou alone.
Nothing in my hand I bring, Simply to Thy cross I cling;
Naked, Come to Thee for dress,
Helpless, look to Thee for grace;
Foul, I to the fountain fly, Wash me, Saviour, or I die. )

祷告: 天父,我们谢谢你的恩典,我们谢谢你这样爱我们。我们从里到外都这么污秽,这么虚假,这么冷酷,这么自私,这么骄傲,这么自卑,这么无耻。主,但希奇的 是,你是这样的爱罪人,你爱每一个人。主你的爱是这样的奇妙,我们测不透,我们不明白,愿我们更多明白一点,我们就更渴慕你的爱,你的恩典,你的权柄,你 的智慧,你的生命。让我们得到你的生命,使我们也能活出你这样的生命来,谢谢你,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!

康来昌 1949年出生于台湾,获美国Vanderbilt大学神学博士,曾任中华福音神学院教务主任,现任台北信友堂牧师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神学小辞典

伯拉纠主义

伯拉纠(Pelagianism)及半伯拉纠主义(Semi-Pelagianism),是从第五世纪开始发展的异端。其思想渊源及散布的范围,从亚当堕 落开始到现今的每个基督徒都有。它比诱人吃喝嫖赌、贪恨凶妒等更为可怕,因为他们是以人的良善、而不是以神的权柄和恩典,做为生活的基础和目标。

人在悲惨的光景之中,要脱离苦海,唯有信靠上帝,这种观点伯拉纠和许多诚实敏锐的非基督徒都会同意。问题在于 (1)人究竟有多悲惨?(2)要信靠什么样的上帝?信靠到什么程度?

圣经认为: (1)人悲惨到在他母腹中就坏透了(诗篇51:5),不可能藉任何人为的方法(如修身、基因改造等方式)达到上帝的标准(约翰三书3、罗马书 3:23-24)。人有原罪,不可能自主、自救、自立,这是伯拉纠所坚绝反对的。(2)不仅人得救要靠上帝,连愿意信靠的心,也是来自上帝。上帝预定且执 行一切,人从得救到得胜,都必须百分之百的信靠神,百分之百的活在上帝的主权、拣选、拯救和扶持之中,把上帝看得如此全能,也是伯拉纠拒绝的。

伯拉纠担心,原罪说和预定论会使人不肯向上。其实这是错误的,因为唯有当人是在上帝的手中,不是在变化无常的命运之中才会努力上进(哥林多前书15:10;腓力比书2:13)。

如果伯拉纠主张,人得救成圣是百分之五十倚靠上帝、百分之五十倚靠人自己,半伯拉纠主义者就是主张百分之七十五靠上帝,百分之二十五靠自己,因此伯拉纠和 半伯拉纠主义基本上并没有差异。因为,就算只是千万分之一靠自己,其余都靠上帝,仍是大错。我们是完完全全信靠主,唯有信靠主,我们才可能尽心竭力。(康 来昌)

康来昌 1949年出生于台湾,获美国Vanderbilt 大学神学博士,曾任中华福音神学院教务主任 ,现任台北信友堂牧师。